坚持党建引领,中心组织职工赴上海科技系统学习交流
来源: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时间:2023-02-23
       2月21—23日,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全体职工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6家院所、平台学习交流,调研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并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硅酸盐所”),科技产业处处长韩金铎与中心一行就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赋能地方产业等内容开展了座谈交流。上海硅酸盐所作为一家集材料前沿探索、高技术创新、应用发展研究为一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科研机构,现已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产出了一批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成果。会上,双方就后续组织上海硅酸盐所专场项目路演活动进行了沟通和项目初筛。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中心一行参观了展厅及首台国产质子装置。该装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和瑞金医院联合研发,包括一台250MeV同步加速器和一个眼束线治疗系统、一个固定束治疗系统、一个180度旋转治疗系统、一个360度旋转治疗系统,是一项堪比“大飞机”的国之重器。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心一行参观了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办的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研发的神光Ⅱ大型高功率激光系统装置是我国国内首台千焦耳级大型高功率激光装置,挑战了多项激光技术物理极限,是目前我国唯一可为物理实验提供探针光的高能激光装置。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药物所”),成果转移转化处副处长李平为中心一行介绍了上海药物所发展历程、所获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上海药物所连续几年在全国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3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名名列前茅;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上海药物所35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合同总额逾50亿元。
 
       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以下简称“上海光源”),中心一行听取了上海光源总体情况介绍,并实地参观了光源主体和实验线站,对上海光源主要功能及应用场景有了初步了解。上海光源是中国大陆第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由国家、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是国家重大创新能力基础设施,面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开发研究各领域的用户开放,助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诞生。
 
       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部主任肖功海热情接待了中心一行。长三角国创中心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共同建设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着力于促进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和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通过“团队控股、轻资产运营”、“投拨结合”等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座谈交流环节,中心常务副主任顾家顺对长三角国创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希望后续双方可以建立长效对接机制,期望长三角国创中心推荐优质项目到杭州、到滨江落地转化。会上,双方就顶层设计优化、市场化机制探索、成果转化中角色定位等内容开展了深度探讨。
 
       此外,中心调研了上海崇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像航(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上海企业。
2月23日下午,作为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中心一行参观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带群团,回顾建党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天的上海参观交流活动匆忙但紧凑,短暂却充实。本次活动开拓了中心职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为中心后续工作开展拓宽了思路和渠道。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108号